粤菜当中的烧腊文化是怎么回事呢
粤菜中的“烧腊”指的是两种菜式,“烧味”和“腊味”。“烧味”包括常见的叉烧、烧鸭、烧鹅等等,而“腊味”则是腊肠、腊肉这些,都是广东本地极富特色的菜品。
先说“烧味”,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烧制食物,把鸡鸭放入炉里烤,外皮酥脆,肉质劲道。像什么果木烧鹅,皮脆肉鲜,香气四溢,通常沾着酸甜口的酱料吃。有些人拿烧鸭与北京烤鸭做对比,俩者区别在于北京烤鸭是片着皮吃,烧鸭是斩件,而且做法也不一样。北京烤鸭的皮更脆香,但味道层次感不如烧鸭丰富。
“烧味”中第二种是卤水菜式。口味来讲更加清淡,通常配备的酱料也是蒜蓉加白醋。只要来到一家正宗广式饭店,都能看到一道菜品叫“卤水拼盘”,里面包含了鸡肾、鸭掌、鹅肝等等各种部位,第一次见可能觉得有些重口,但吃起来味道一点都不输于其他。
而至于“腊味”,粤式的口味较其他地区的清淡,花样繁多,一提起它就能想起广东著名的“煲仔饭”。煲仔饭需要小火慢煨,腊肉、腊肠的汤汁充分浸润了色泽光亮的大米,最后浇上其他味料,味道极具特色,百吃不厌。
粤式的“烧腊”不仅包括了本地烹饪手法,也受到外来菜品的影响。厨师们将不同的食物制作方式结合起来,加以改进,最后到晚晴、民国时期就基本形成了广式烧腊,受到人们喜爱。而后面随着文化的交流碰撞,烧腊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如今来到广东,那一定是要尝尝当地的烧腊。而且遍地可见卖烧腊的小店,足以可见这种美食在当地的重要性。烧腊种类多、味道鲜美,每天换着菜吃,每天都能享受不一样的美味。
粤菜中的烧腊文化是怎样的
说起广东的美食,那么久不得不提到广东烧鹅了。广东烧鹅是粤菜中的一道名菜,与北京烤鸭有点类似,虽然在名气上与北京烤鸭却有一些差距,但是广东烧鹅无论是从口感、味道等方面都绝对不逊色与北京烤鸭。而烧腊文化在粤菜的历史流传许久。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粤菜文化吧!
很多人都将广东烧鹅与北京烤鸭相提并论。其实两种食制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做法、吃法,乃至文化背景。北京烤鸭是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一种烧烤食制,四百多年前从山东烤鸭演变而成。而来到南粤,烧鹅也有它的故事,相传是南宋一落难的宫廷厨师逃到新会所创,将宫廷的烧烤技艺融合成今天流行的食制。现在几乎在所有粤菜餐厅都可找到它的踪迹。
北京烤鸭,肥而不腻,口感独特。从烤鸭和烧鹅可以看出地域观念跟食材的关系,广东人一直把鸭视作湿毒的食物,除了带有滋补食效的水鸭之外,而鹅才是桌上珍。鹅肉补阴益气,适宜身体虚弱的人食用,是中医食疗的上品。烧鹅在食法上区别于烤鸭的是,烤鸭是片皮,烧鹅是斩件。改革开放后,烧腊店相当风行,街坊们将买烧腊加菜叫斩料,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烧鹅。
无论从口味口感,乃至对它的情结,烧鹅均传承了粤菜的烧烤文化。广东人吃烧鹅尤其爱吃烧鹅左髀(鹅左腿),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说上世纪70年代,一些香港警察会向商户收取保护费,他们会问商户吃烧鹅,左髀好还是右髀好?,如果店家答左髀(与广东话中的俾咗谐音),就是已经交费。从此,人们吃烧鹅对左髀就有着特殊偏好。
再说有名的深井烧鹅,很多人都以为深井是地名,所以不管是广州的深井村还是香港的深井村,都有相当多的粉丝。殊不知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所谓的深井,其实是一种特殊烤炉形式——在地上挖出一口干井,下堆木炭,井口用铁枝挂着烧腊吊着烧烤,因此而得名。在这种深井中烧烤,炉温更加均匀稳定,所以烧鹅烧出来可以达到皮脆身、有肉汁的效果。时下流行的新工艺——太空炉其实也是仿深井的做法。但无论工艺怎么变化,最令人孜孜以求的烧鹅味还是用果木烧制的。至于名字怎样改,又有什么关系呢?鱼香茄子里面也没有鱼肉,也不是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送饭首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