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动物繁殖技术这个问题,简述动物繁殖过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繁殖新技术有哪些
动物繁殖新技术有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基因编辑、胚胎分割、克隆。
1、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过处理后,运用人工手段植入雌性动物体内使其受孕的技术。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奶牛、猪、羊、马等动物的繁殖中。
2、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是将优质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使其发育成为优良后代的繁殖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能够实现高质量牲畜的生产,为人类解决某些不能自然繁殖品种的保存和繁殖难题。
3、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是一种通过人工干预生物基因,改变其遗传信息的技术。在动物繁殖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被用来快速选育出优质繁殖材料,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来恢复某些濒临灭绝物种。
4、胚胎分割
胚胎分割是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比如牛胚胎分割技术可以人工制造同卵双胎或多胎,可成倍地增加胚胎数和产犊数,从而迅速扩大良种奶牛群,加速奶牛业的发展。
5、克隆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可用于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胚胎分割
研究生物繁殖新技术有什么作用
1、可以获得优良的生物品种,改善我们的生活,保护濒危动物。
2、可以加快繁殖速度,受季节影响小,为科研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提高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进行动物生产,获得优良的畜产品和培育优良动物品种。可以由动物的繁殖技术的研究直接地促进人类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人和动物是在生理构造上很相似的,所以,了解了动物就可以更好地对人进行研究。
生物繁殖新技术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理论研究价值,更有着难以估量的实践意义。作为一门前瞻性极强的高新科学技术,有必要尽早揭开神秘面纱,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早接触、多了解,真正实现让孩子走近科学,让科学走进孩子的视野,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大门。
生物繁殖新技术有:
1:胚胎移植,高产奶牛的繁殖。
2:克隆,动物或人体组织,珍贵濒危动物的繁殖。
3:组织培养,一颗瓜子万棵苗。工厂化培育郁金香。
4:太空育种,抗病高产农作物。
5:辐射诱变。培育农作物。
6:杂交技术,水稻玉米小麦等动物的也很多。
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措施
动物的繁殖力首先决定于它本身的繁殖潜力;其次是人类采用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其自殖潜力。我们只有正确掌握其繁殖规律,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提高其自殖力。
一、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畜作种畜
同一品种内各个体之间的繁殖力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畜作种畜。选择公畜时,应参考其祖先的生产能力,然后对其本身的生殖系统如睾丸的外形、硬度、周径、弹性,阴茎勃起时能否伸出包皮,性反应时间,性行为序列,射精量,精子密度和活力等进行检查。经上述检查合格者可用于试配,然后根据试配结果再作选择。
在选择母畜时应注意性成熟的迟早、发情排卵的情况,受精能力的大小。多胎动物应选留排卵数多,产仔数多,哺育能力强的母畜的后代作种畜。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繁殖力指标不应过份追求,如带产仔数特别多的母猪往往产出的仔猪个体重较小,这种仔猪的抗病能力弱,生长缓慢,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些研究者把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作为选择多胎家各种畜的繁殖力指标,这种做法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二、科学的饲养管理
加强种畜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动物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应根据种畜的品种、类型、年龄、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等喂以充足的各种营养素。高温季节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严寒季节要做好防冻保暖工作。对于非季节性繁殖动物,适当避开在高温季节配种可以提高母畜的受胎率和多胎动物的窝产仔数,在高温季节来出的精液一般品质较差,生产中(特别是在乳牛业生产中)应予以注意。适量的运动对提高公畜的精液品质,维持公畜旺盛的性欲有较大的作用,应给公畜以一定的运动场地。饲养管理人员对家畜的态度对家畜的繁殖力也有影响,各种可产生疼痛、惊恐的因素均可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LH分泌减少,催产素释放和转运受阻,进而影响动物的正常繁殖。要注意防治各种影响动物繁殖力的疾病,及时淘汰那些繁殖力低又无治疗意义的病畜。
三、保证优良的精技品质
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液。在选种时就应注意选择精液质量好的种畜的后代作种用,还要注意种公畜的饲养管理。
对人工授精使用的精液,要严格地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精液禁止用于配种。精液进行稀释前后不宜在室温下久治,而应避光、防震,在较低温度下保存,详情请参见人工授精一章的论述。
还有推广人工授精的地方,配种季节到来之前,应对种公奋进行检查,发现有繁殖障碍或精液质量差的种公有时应及时治疗或淘汰,用性欲旺盛、精液质量好的种公畜进行配种。
牛和部分地区的绵羊,已普及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使用的冷冻精液应符合国家标准,严格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冷冻精液。
四、做好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
准确的发情鉴定是掌握适时配种的前提,是提高繁殖力的重要环节。各种家畜有各自的发情特点,通过发情鉴定可以推测它们的排卵时间,然后决定配种时间,以保证已获能的精子与受精力强的卵子相遇、结合完成受精。
牛发情持续时间短,排卵出现在发情结束后,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的有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应做好以下3项:
一看:看外观表现,粘液的量,黏液的透明度、粘性。
二摸:触摸卵巢上卵泡发育的大小,泡壁厚薄、紧张度、光滑性、水泡感等。
三配种:综合看、摸推测排卵时间,然后决定配种时间。
70年代初,南方奶牛技术协作组、繁殖技术经验交流会经讨论总结认为奶牛发情的变化规律如表12-7所示。
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四川省仁寿县试验报道,青年母猪在发情开始后40小时配种受胎效果较好。
输精部位对母畜的受精率有较大影响,大家畜(如牛、马、驴、猪等)的授精部位以子宫体内为宜,较小的家畜(如绵羊、山羊、兔等)的输精部位以子宫颈内为宜。输精时的动作不可粗暴,避免损伤母畜的生殖器官引起出血感染等进而引起配种失败。
五、推广繁殖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畜繁殖新技术不断研究成功,并应用于生产。人工授精、冷冻精液、胚胎移植和生殖激素的应用,在为提高家畜繁殖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推广人工授精及冷冻精液
人工授精的推广,使种公畜的繁殖效率大大提高。江苏省推行猪统一供精技术,实行规范化生产,1990年全省实行统一供精母猪达 60.64万头.占能繁母猪的 67.78%,情期受胎率87.69%,平均每头公猪配母猪1040头(详见表12-8)。江苏省如东县1991年饲养生产公猪26头,平均每头公猪配母猪3025头。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全面推广,使黄牛的改良工作开展较快,优良奶牛逐年增加,提高了奶牛生产水平。
(二)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优良母育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母畜的繁殖潜力。通过移植还可以使单胎肉牛生双胞。
(三)生殖激素的应用
利用GnRH、FSH、PMSG等可以诱发不发情的母畜发情,排卵少的多排卵。利用前列腺素及类似物,可治疗持久黄体等,使患繁殖障碍的母畜恢复正常的生殖机能。利用孕激数类药物可以保胎,从而保持和提高母畜的繁殖力。
六、减少胚胎死亡和防止流产
胚胎死亡是影响产仔数等繁殖力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研究认为,牛一次配种后的受精率在70~80%,但最后出产犊的只有50%,其原因是早期胚胎死亡。有人曾对嘉兴黑猪的胚胎死亡率进行过研究,经产母猪妊娠30天,胚胎死亡率为22.57%,而国外猪妊娠26~40天,胚胎死亡率为34.80%。胚胎死亡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精子异常、卵子异常、激素失调、子宫疾患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因此,必须注意适时输入高质量的精液,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胚胎的死亡和防止流产。
据江苏省12隔太湖猪育种场1986~1988年的产仔哺乳纪录,从胎次、繁殖方式、近交程度、分娩季节等因素来分析死胎产生的原因,发现死他随胎次升高而增加,5胎以内胎次间差异不显著。指观察和分析,这是由于母猪年龄增大,子宫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延长了分娩时间,使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窒息死亡。在生产实际中,有必要在分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缩短分均时间,做好接产工作,减少胎儿死亡。
对妊娠后期的母畜,要注意防止相互挤斗及防止滑倒,役畜要减少使役时间,防止流产。
好了,关于动物繁殖技术和简述动物繁殖过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