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偏离度什么意思
偏离度是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也叫房价收入比。全称是房价收入偏离度,就是房价和收入的比例是否恰当。目前的房价有泡沫,泡沫越大,市场价格与房子的真实价值偏离度就越高。
易居研究院发布了一份《80城房价收入比偏离度研究》报告。从中,可以知道不同类别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与偏离度的变化,借此观察不同类别城市房价泡沫有否及大小变化。
分城市来看,各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差距较大,有54个城市偏离度为正,29个城市偏离度为负,其中偏离度最高的城市厦门,为41.6%。
另外,南京(35.7%)、济南(32.7%)、广州(29.6%)等3城的房价偏离度水平都明显偏高。
扩展资料:
房价偏离度大的原因:
拿厦门为例,长期以来,厦门房价比肩部分一线城市,与需求过剩分不开。而支撑超额需求的,既有看好其居住环境的真正需求者,也有看好投资机会的逐利套利者。
这也导致,厦门当地居民一年收入还买不起一平方米房子——据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30元,平均房价高峰时则为每平方米5万到6万,这难言正常。正因如此,有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国内城市中,房价收入比偏离度最高的就是厦门。
参考资料:
泡沫最大的城市房价跌了上万-凤凰网
房价收入比-百度百科
为什么房价和收入不成正比
作为小城市的人,我觉得房价和收入水平不匹配。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房价。元平方米计算,平均200万左。
不得不说单纯从城市几线去判断房价是不合理的,一个城市房价要想长期坚挺的根本因素还是离不开产业和人口支撑综上,不排除因为政策等因素导致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三四线城市的产业实力很好只是。
因素三,房价收入比明显不合理,并且存在下跌趋势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重点百城的平均房价收入比达到了129%,同比上年下跌了26%高达129的房价收入比,那就说明我国的现阶段的房价远超居民承受能力而另。
三四线小城市房价飞速上涨,但工资不涨,这就说明这个小城市的购房主体不是工薪阶层,而是其他领域的人群众所周知,当前三四线城市就业率和居民收入都比较低,很多企业职工月收入3000元左右,但是房价却是8000元平米。前期上涨快的,房价可能会有所回落,但由于受土地供应量的影响,这些城市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最低了,房价并没有太大的下降空间相反有些三线城市,或者部分前期没有上涨,或者上涨比较少的城市,房价可能还会上涨”。
总而言之,未来房价的趋势大概也会像国外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趋于稳定,呈现两极分化,大城市依旧有人需求,房价还是保持稳定而小城市,房价如果呈现与收入不匹配的话,必定会被挤泡沫,迎来一定程度的下跌大。
而房价比的两大要素一个要素是房价,另一个要素就是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能够使房价比增长或下降的肯定就是它这两个主要的因素了,因此造成房价比不断下降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的收入增长。深圳房价收入比偏离度最大沈阳最小石家庄成“黑马”201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排行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众人关注,但依然有不少人不明白房价收入比到底是什么其实,房价收入比指的是房产住房总价与城市。
总之,这些资金跟在县城拿工资的人比,显然要强太多更为关键的是,还可以按揭,用银行的钱买所以,用县城工资收入去评判县城的房价是脱离实际的有些县城,虽然没啥支柱产业,经济也很一般,但受地理条件限制,能盖房的。综上由于一二线城市房产市场趋于饱和,各省会城市房价也不断变高,所以就会有部分客户被挤压到小县城购买,导致小县城的房产市场,在后期将会越来越好,价格不降反而涨近几年农村青年出现怪象,到县城交上首付买房,找上。
50城房价收入比小幅下降
随着调控不断深入,全国楼市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根据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包括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以及房价透支程度等反映市场运行情况的数据,都不约而同地向合理水平靠拢。
房价收入比下降
持续调控对稳定房价起到了明显作用,房价收入比的下滑,已经充分反映出这种变化。
日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8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偏离度研究报告》,公布了2018年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50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变化情况。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一般认为,通过对历年房价收入比数据对比,如果比值上升,表明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泡沫成分增多;而如果比值下滑,则表明房价向合理区间靠拢,泡沫成分则相对降低。
数据显示,2018年,50城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3.9,相比2017年的14.1下降了1.4%。历史走势来看,在2010至2015年间,房价收入比持续回落。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全国楼市库存不断变大,最高达到7亿平方米左右。此外,中西部及东北部城市,以及广大三四线城市受高库存影响,房价阴跌不止,全国房价走势显得较为疲软。但到了2016年之后,楼市去库存,各地纷纷出台鼓励购房政策,导致该数值开始快速回升至12.6,同比增幅达17%,2017年预期不改导致房价收入比继续攀升到近年来的峰值14.1,不过同比增速有所收窄。但进入2017年,国内热点城市普遍出台调控措施,政策效力持续释放,于是在2018年,房价收入比小幅回落,在情理之中。
分城市类别来看,由于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处于国内最高水平,所以房价收入比水平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尽管2018年出现小幅回落,但绝对值依旧处于高位。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为接近,其中二线城市2018年房价收入比小幅下降,位于核心都市圈内的三四线城市2018年房价收入比与2017年持平。而非核心都市圈三四线城市,虽然2018年房价收入比增速继续扩大,但绝对值依旧处于四类城市的最低水平。
偏离度小幅降低
此外,另外一个反映房价变化的指标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也同步出现了下滑现象,说明在政策调控的作用下,楼市已经进入了“挤泡沫”阶段。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解释说,由于我国统计制度还不十分健全,据此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数据不如欧美国家准确,而且我国对商品住宅的统计口径与欧美国家也不同,可比性并不大。对我国不同地区而言,其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也不能用单一指标进行划分。因此,在房价收入比的基础上,计算出房价收入比的偏离度,以此作为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
数据显示,2018年,50城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为14.1%,由2017年的15.7%下滑1.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随着全国市场的陆续降温,偏离度数值出现了下滑趋势。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陆续降温,预计2019年50城房价涨幅将收窄,房价收入比偏离度也将继续回落。
分城市类别来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走势领先于其他城市,偏离度曲线已经出现较明显回落。核心都市圈内三四线城市2018年偏离度小幅回落;而非都市圈三四线城市走势滞后于其他城市,2018年曲线仍是上升态势。具体来看,2018年,一线城市偏离度为19.6%,较2017年回落了5.9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和都市圈三四线城市的偏离度分别为14.1%和16.3%,较2017年分别回落2.9和0.3个百分点;非都市圈三四线城市偏离度为5.9%,较2017年上升5.2个百分点,增速小幅收窄。
分城市来看,各城市房价收入比偏离度差距较大,有41个城市偏离度为正,9个城市偏离度为负,其中偏离度最高的城市是东莞,达到36%。此外,芜湖、金华、深圳和西安的偏离度分别为28.7%、28.6%、28.3%和28%,这也意味着此四城的房价偏离度水平都明显偏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深圳和东莞在这一轮行情中房价涨幅较大,而西安、芜湖、金华的行情启动时间相对较晚,但都在近期扮演了“领头羊”角色。偏离度最低的城市主要来自西部和调控最为严厉的城市,如兰州为﹣12.1%,乌鲁木齐为﹣11.4%,三亚为﹣8.8%,房价收入比偏离度水平都明显偏低。
沈昕指出,整体来看,板块轮动现象使得2018年各线城市间的区域分化现象相对有所缓和。在2017年初,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纷纷出台多轮调控,政策力度较大,而非核心都市圈三四线城市的政策则较为宽松,加上优惠的棚改补贴政策,激发了居民的购房需求,使得此类城市2017年以来出现明显房价现象,所以偏离度也不断变大。但后续来看,随着整体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以及棚改力度的减弱,预计非都市圈三四线城市偏离度上升趋势也将出现放缓。
房价透支程度降低
此外,从房价透支程度变化情况来看,整体水平也出现下滑,表明调控对楼市运行起到了明显作用,促使房价向合理水平回归。
数据显示,全国50个典型城市中,共有24个城市得分为正,呈现不同程度的房价透支状况;另外有26个城市得分为负,暂时没有出现房价透支现象。通过进一步观察房价透支程度数据发现,包括乌鲁木齐、兰州等在内的西部城市,当前透支程度数据最低,也表明这两个城市的购房压力为全国最小。
房价透支程度较高的城市是东莞、日照、芜湖、西安和金华,其中东莞和日照的房价透支程度最高。而北京、上海等调控最为严厉的城市,市场出现明显降温,房价透支程度对比2017年有所缓解。此外,重庆、成都、长沙等城市,也因为调控使得房价透支程度重归合理区间。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